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为什么要创新?《舌尖3》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2月23日 14: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创造了收视高峰,唤起全世界华人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热情和敬意,也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纪录片超级IP。此后,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吃货们的心。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终于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同时开播,重新聚集了吃货们的目光。《舌尖3》同样延续了高话题性、高收视率,2月19日至21日播出的前三集平均收视率1.7%,收视比肩同期最火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在围绕第三季热播的话题中,有不少声音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熟悉的配方,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那么,《舌尖3》“换口味”的背后,有哪些隐情呢?

图

        一.就算冒险,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

        由于前两季带来的现象级传播效果,时隔4年才面世的第三季免不了被拿来与前两季进行对比。

        出于思维惯性和审美惯性,难免有不少观众对第三季的创新之举一时无法接受。

        有业内人士认为,若导演组一开始追求的就是“相同的味道”,那大可模仿第一季来制作,这无疑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风险也是最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创新是冒险的,导演组还是决定冒险一搏。就算冒险,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

        二.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时,全国仅有4050档美食栏目,而现在,有大约400500档美食栏目在荧屏活跃着。还有“寻味”系列、“味道”系列、“一城一味”系列等几乎覆盖每一个省市的美食纪录片,简言之,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也不会满足。

        该季总导演刘鸿彦认为,时代在变,每个人生活在其中,尤其是作为一个纪录片的工作者,时代的脉搏和气息一定要把握住。所以,这一季在创作前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寻找定位的过程。

        最终,基于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要求,第三季在呈现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的基础上,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学术研讨,对中国菜肴前世今生进行溯源。

        例如,对于韩国泡菜入选世界六大非遗美食,很多网友觉得忿忿不平,因为据考证,中国制作泡菜的工艺历史悠久,《诗经》就曾记载“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意思是疆场的瓜菜类经过腌制之后,献给皇帝食用。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旁多,有89个国家级的非遗美食,但没有一个世界级的非遗美食,成为一大遗憾。

        而《舌尖3》创作团队曾为一个白菜到扬州去了四、五趟,还找到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农史、蔬菜史的专家,辗转多地去查资料,花费大量心血,只为搞清白菜从北方到南是方怎么演变的、中国白菜怎么传到韩国的。

图

        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

        美食本身是创新的,艺术的表达更是创新的,这种创新势必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难在让创新落地生根,而《舌尖3》做到了

        《舌尖3》在题材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器具、宴席、食养和融合等主题,都是之前的纪录片和节目在美食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

        “我是来看美食的,怎么被种草买了锅?”第一集“器”播出后,不少网友如此评论。播出当晚,节目中涉及到的章丘铁锅随即爆红。

        讲述锅、刀、灶、案、笼、坛等器皿器具的这一集打头阵播出,出乎很多人意料。

        该集导演骆永红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说铁锅,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集片名为“香”,以介绍“小吃”为主,该集导演黄鹤带着他的团队在用8个月的时间去了20个城市,接触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120种小吃,精挑细选才将云南的稀豆粉,四川麻辣烫、凉糕,河南的胡辣汤,天津的煎饼果子,泉州的石花膏、面线糊,以及陕西的水盆羊肉展现在大家眼前。

        黄鹤表示,中国人一直懂得自然的馈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亘古不变。希望《舌尖3》能表达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中国人的智慧。小吃对于他而言,是儿时的记忆,是对故乡的思念,对味道的坚守,对技艺的传承,还有顺应时代的活力。

图

        第三集“宴”的导演沙洛说:“宴是美食的极致。”中国饮食,聚的是情,讲的是礼,宴席便是情和礼的完美展现。

        宝应全藕宴、彰武全鱼宴、芜湖张修林老人的寿宴、平江十碗席以及文会宴……在第三集“宴”中,五花八门、充满讲究的各种宴席,传达出一种仪式感,而正是这种仪式感让食物变得更加有意义。宴席还承载着社会活动功能,使饮食之事倾注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期许。

        第四集“养”的导演陈硕仪对食养具有独到的见解:“人都有个性,食物也有个性。食养就像结婚,你和Ta相处,就要了解Ta,两个人才能和谐相处。食养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对应,食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认识自己,也要认识食材,让二者合理搭配。”

        春天,湖南安仁的人们祀神祈谷、赶场交易、吃药下田;夏天,江南一带流传着用南烛叶制作乌米饭,来补益脾肾、安神祛风、乌发驻颜;秋天,江西婺源的人们习惯采菊花、吃菊花、喝菊花茶,来润燥清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冬天,绍兴的酒厂开始投料酿造黄酒来活血祛寒……

        据刘鸿彦透露,该集从创作难度上来讲是最难的,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和十分严谨的态度。同时,这一集又特别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理念,其背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目前看来,前几集的排兵布阵都令人全然耳目一新,都是之前的美食纪录片从未专门呈现过的内容。

        据刘鸿彦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是有内在的思考、逻辑和表达体系的,“大家都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这个东西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这个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舌尖3》的创作团队确实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具象化表达方面下了功夫,在保持“垂涎欲滴”、“接地气”基本面的同时,做到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拓展。

        很显然,《舌尖3》具备了更丰富的个性标签和生命力,顺应了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发展要求,是纪录片行业近两年开始出现繁荣发展新趋势的符号之一。



我要纠错编辑:李东芷 责任编辑: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热点推荐更多
《传家》
体验最中国的生活情趣和智慧。详细 >
《品牌的奥秘》
通过品牌的窗口观察世界。详细 >
《大运河》
世界最长运河穿过的中国历史详细 >

纪录图集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