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简介:纪录片《生门》由陈为军导演,于2016年12月16日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四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生死考验的故事。孕妇夏锦菊因为前置性中央胎盘,面临高风险的分娩过程,随时可能发生大出血而人财两空,该片真实纪录拍摄了几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过程中,妈妈所经受的痛苦与付出,以及医务人员的辛苦与奉献。
手术台上产妇血崩,产妇要子宫还是要生命?手术费不够,如果产妇大出血,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为生男孩,第三胎时子宫已薄如纸张,母子能否平安?孩子没了胎动,要不要给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
12月16日起在全国上映的纪录电影《生门》,讲述了4个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家庭在医院经历的种种考验。导演陈为军带领摄制组驻扎在中南医院的妇产科跟踪拍摄了2年,从40个故事中选取了4个进行呈现。
“每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充满了仪式感,而妇产科就是一个高度浓缩滚滚红尘的地方。在这里集结了穷与富的对比、生与死的挣扎、舍与得的纠结、老与少的代沟。”陈为军说,“影片通过这些宝宝来到世界的曲折故事,反映生命之歌的华美、庄严,为我们的社会献上一部歌颂生命、歌颂母亲、歌颂医患之间和谐的乐章。”
陈为军曾获得多个国际纪录片奖项,代表作有《出路》《日出日落》《山区法官》《全球最大的中餐馆》《请为我投票》《好死不如赖活着》等。
他的新片《生门》尚未公映,就获得了业内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片中四个家庭在产房内外遇到的极端情境展现了很多涉及医学、经济、伦理、人性的考验。
“当一个父亲为生不生孩子、救不救孩子而苦恼的时候,他的内心挣扎一点儿不亚于哈姆雷特;当一个父亲每天被催着交钱、可就是借不来钱、没有钱就救不了孩子的时候,他又是面临着怎么样的心理压力?”张同道说,人性尊严、人性的担当、人性内部复杂的情感和责任等都在这部电影中呈现出来。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说,影片对产妇、家属、医生、护士的人性进行了深刻展示,尤其医生与新生儿父亲就要不要救有天生缺陷婴儿的争论段落让他印象最为深刻,其中含着人性的探讨,也包含着对医疗规律的探讨,既有对财富的联系,又有对生命的眷顾。
“我会把这部片子拿来做教学。”王一方说,“现在的许多年轻情侣可能认为谈恋爱的风花雪月就是爱了,其实不是的,这背后有太多的责任和担当,这部电影对于我的学生来讲才是真正的成人礼。”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赵军认为,《生门》的温度在于母爱、父爱、兄弟之情以及医务人员无条件的大爱。“当夏锦菊为保住子宫而在手术台上死去活来后回到病房时,她的父亲在床沿抚摸自己女儿的手的那段镜头,画面的温度是那样熨帖;当陈小凤临产逼近,而她的老公凑不齐必须交的五万块钱,她老公的哥哥不得不走乡串户几百块一千块去借钱的画面,我们百感交集的泪水里一定加升着兄弟情深的温度。”他说。